- 佘慧莉;王思雯;蒋文婷;蒋瑜;
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是一种提升儿童学习能力的重要教育干预方法。文本将CPS模型中理解挑战、生成想法、准备行动、落实方案四要素与绘本内容、互动设计和艺术活动相互映射,进行电子绘本创新设计。为了验证效果,团队公开招募24名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教育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功能提升均有效果,而CPS模型设计的电子绘本对被试者的社交、感知觉及健康行为有更好提升。基于以上研究,文本总结出CPS模型介入孤独症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要点,以期探索数字赋能孤独症儿童艺术治疗的干预新范式,促进艺术治疗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40;No.270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源宁;
基于安徽地方戏曲传承人的口述史料,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聚焦安徽地方戏曲生态的历史积淀、当代困境与现代转型。安徽地方戏曲的历史记忆呈现宗族传承、剧谱散佚与舞台程式留存不全等特点,并面临传承模式失序、市场生态失衡、创作机制失调等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老带新”传承体系、拓展“多元融合”传播路径、激活“守正创新”市场动能的立体化发展策略,为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路径。
2025年08期 v.40;No.270 57-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汪轶群;胡兰;
为促进新时代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简要分析了陶行知健康教育内涵,探索了陶行知推动健康行动的学校体育实践应用:以身体健康教育实践为基础,创设学校体育增强体质实践场景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导向,支持学校体育育心功用发挥;以社会适应教育实践为归属,确保学校体育指向社会生存行动框架;以道德健康教育实践为准则,推动学校体育培育“真人”使命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陶行知全面健康教育学校体育实践启示:重塑健康教育目标,推进健康观从单一走向全面;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引,向生态化健康课程转向;构建支持性环境体系,整合家庭、学校与社区健康促进力量;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回归教育初心与价值追求。
2025年08期 v.40;No.27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谷梦云;戴鹏;
为考察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机制,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运动依从性量表与积极老龄化量表对皖北6城市97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建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对自我效能感、运动依从性和积极老龄化均具有正向效应;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对运动依从性和积极老龄化有正向效应;老年人运动依从性对积极老龄化有正向效应;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和运动依从性分别在健康满意度与积极老龄化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老年人自我效能感和运动依从性在健康满意度与积极老龄化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打造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夯实“智慧体医养”融合基础等层面促进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实现积极老龄化。
2025年08期 v.40;No.27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